2009年讀的一本書從書中所摘要下來的一些文字。今年到學校任教,重新再看一次這些已摘要下來的文字,覺得感觸頗深,也跟大家分享。每個子後面都註明了書中所摘要下來的頁數,供參考。
書名:有紀律的孩子更優秀
作者:Bernhard Bueb
譯者:楊夢茹
出版社:先覺出版
教育要成功,衝突在所難免。教孩子需要勇氣,即使管教會帶來不快,還是要能正視衝突,不輕易讓步,也不在大庭廣眾下退縮(p.10)。
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,但旁人的眼光會限制孩子的想法(p.12)。
失敗,及克服因失敗而引發的衝突,有時候比持續得乖巧更能強化一個青少年的性格(p.13)。
什麼時後在下決定時需要信任孩子,需要有「信任」的勇氣(p.15)。
和孩子一起找出解決的方法(p.16)。
應該把和孩子一起度過的時間看成是一種獲益(p.23)。
學生的獨立作業...唯有透過有條理的教材和事先規劃好路線引導學生,才可以給它們自由(p.33)。
能成功通往自由之路的,一定是準備好服從,學會放棄,然後逐步找到自律、找到自我的人(p.35)。
快樂有時候是逼出來的(p.36)。
苦行僧並非與生命對立,而是一種生命的提升(p.38)。
儀式的輔助
放棄的練習:完成討厭的差事(p.39)。a為的是體驗放棄之福b同時明白放棄可以使生命獲得提升。
自律的訓練:薩勒姆王宮中學每個學生有一本畫著許多表格的小冊子,上頭寫著不同的義務,...。每天晚上要在每一項後面畫上正(完成)或負(未完成)的記號(p.40)。
紀律有治療良效:(p.62)海倫凱勒遇到蘇利文老師前後的行為模式
孩子是否因為父母給予太多自由和關心,過度擔心與寵愛而變得沒有方向感(p.72)
(p.80心得):在高度自律建立好前,民主式得討論是無意義的。不懂自律的自由,容易流為散漫、享樂主義。
自由是長期戰勝自己,從紀律中辛苦變化為自律的晚熟果實(P.88)。
民主是以高度的自律為前提,...。勇氣以及勇於堅持自己的信念,是一種鮮少
有人與生俱來的美德,人在成長的艱辛過程中,要像培養其他美德一樣求取它....(P.P.90-91)。
內在對...規範的掌握創造出一個人的道德來,塑造他行為的準繩,賦予她生活的安定(P.95)。
兒童必須很早就學習整頓他們的情感、他們的願望、他們的關係、他們的時間、他們的快樂以及他們的憂慮,...,父母必須立下一個外在的規範,讓孩子們經由練習而精通熟稔,有一天能夠在自己的人生中實現那個規範(P.P.95-96)。
失敗了便遭人諷刺和嘲笑,經常導致孤絕以及一種錯亂的自尊心(P.103)。
一個人道德的內在規範,會使這個人有能力再無外援的情況下,無論與別人會面或是他的情感都有規可循(P.105)。
青少年有一個與亂七八糟連結的階段,而他們必須經歷一次(P.P.106-107)
為使一項懲罰公平且有效,要在一開始就說清楚,一但違反某一項規定,就會有那些後果(P.112)
小孩應該在很安全的氣氛中長大,...,如果害怕是因為一個慈愛、關心小孩的人處罰所引起,兒童可以據此學習忍受這種害怕,他們也應該學習。害怕屬於成長的一部分,同時也是在為人生做好準備(P.P.116-117)。
處罰,藉著為這個團體做些有用的事情,可使這個這個男孩有可能恢復他在團體中的名聲(P.124)
對於沒有成年人在場也可以實踐誠實的美德感到自豪(P.124)
長大表示有勇氣、敢嘗試,擁有踩到界線的經驗,失敗則不足惜(P.157)
培養人們應付戰時極端狀況的社會美德,如同其它美德一樣,也需要練習(P.158)
天資高又有好運道的人,經由教育及訓練而找到自律,才能發展出自己的天賦,世界為他打開大門(P.167)
每個年輕人都有他獨特的天賦,...,他必須學著相信自己(P.171)
天賦本身不意味著什麼,如果一個年輕人不相信自己具有天賦,也不打算為他的天賦而努力,...,天才將會凋零,...。(P.174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